中国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也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国庆节日。
从此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迎来了一番崭新、辽阔的天地。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际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当天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北京30万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节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 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每逢五年或逢十年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中国国庆节又有那些习俗呢
习俗一、张灯结彩
每逢国庆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提前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马上上到处也可以看到挂满灯笼,用喜庆迎接国庆。
习俗二、国庆长假
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势,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
其实法定是3天,有4天是两个周末,但是这样可以串一起,用法定形成一个小长假,方便人们访亲朋好友及出去旅游游玩。
习俗三、高速公路免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已日益普及,人们通常会利用国庆7天长假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自2012年起,国庆期间的高速公路向私家车免费通行。2014年国庆节假期免费通行时间为10月1日00∶00至10月7日24∶00。
也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小汽车出去走动的人也越来越到,高速公里上也成为一道风景,出去玩时,尽量避免高峰期。
习俗四、国庆阅兵
我国国庆自开国举行了多次国庆阅兵,除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外,1984年、1999年和2009年的这三次国庆大阅兵也非常隆重,通过国庆阅兵既可庆祝国庆、也可以扬我国威,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
通过阅兵,可以显示国防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
习俗五、天安门升旗仪式
国庆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因此利用国庆长假去北京游玩的人们,通常会赶早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国旗班的军人升旗,以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
北京天安门升降国旗仪式每天都会进行,但是每年每月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一般是根据每天日出和日落的时间进行升旗和降旗,为了不错过观看升降国旗的最佳时间,需要及时了解天安门升降国旗时间。